支持苹果芯片的 Fedora Asahi Remix 39 发布

早在 8 月份,我们 宣布 Fedora Linux 很快就会在 苹果芯片 Apple Silicon Mac 上可用。我们在 Flock 上推出了 Fedora Asahi Remix。这个发行版与 Fedora Asahi SIGAsahi Linux 项目密切合作开发的。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宣布 Fedora Asahi Remix 39 现已 正式发布!这个 Remix 版基于 Fedora Linux 39,通过广泛的平台和设备支持,在苹果芯片 Mac 上提供了出色的体验。它全面支持所有配备 M1 和 M2 芯片的 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Mac Studio 和 iMac 系统。有关各个系统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Asahi Linux 网站上的 特性矩阵

Fedora Asahi Remix 选定 KDE Plasma 作为我们的旗舰桌面版本,同时配备了一个基于 Calamares 的自定义初始设置向导。GNOME 变体同样可用,两种桌面变体都与 Fedora Linux 提供的功能相兼容。KDE 和 GNOME 都支持开箱即用的 Wayland,并利用 XWayland 来支持旧版 X11 应用程序。

Fedora Asahi 还附带非一致性 OpenGL 3.3 支持,包括 GPU 加速的几何着色器和变换反馈,以及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苹果芯片的 经过认证的一致性 OpenGL ES 3.1 实现。我们创新性地整合了 DSP 解决方案,得以即插即用支持高质量音频,不仅能呈现全方位的音效和动态范围,还不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

Fedora Asahi Remix 还为服务器工作负载和其他类型的无头部署提供了 Fedora Server 变体。最后,我们为希望从头开始构建自己的体验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最小的镜像。

你今天就可以按照我们的 安装指南 安装 Fedora Asahi Remix。我们还设有一个用于跟踪已知问题的 问题跟踪器、一个用于用户支持的 Discourse 论坛 和一个 Matrix 聊天室

Fedora Asahi Remix 是我们多年合作的成果,我们希望你会喜欢在自己的系统上运行它。我们期待未来将支持扩展到更多设备和功能,并继续为苹果芯片 Mac 提供最佳的 Linux 体验。

(题图:DA/9f052f85-4f66-445c-8a75-81a5c0221911)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fedora-asahi-remix-39/

作者:Neal GompaDavide Cavalca 选题:lujun9972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活动资料下载 | LLUG 北京场成功举办

12 月 16 日,在北京凛冽的寒风中,我们和小伙伴们举办了 LLUG 2023 • 北京场沙龙。

本次活动由 Linux 中国和龙蜥社区(OpenAnolis)联合主办,统信、SlashData、博文视点(Broadview)和阿里巴巴协办。本次活动主要由 4 位本地嘉宾和 1 位来自香港的远程嘉宾进行了线上线下分享,和北京的 Linux 爱好者小伙伴们,一起在这个周末交流心得、学习技术。

我首先为大家做了 LLUG 2023 年已经举办的五场活动的总结。这一年中,我们从北京开始,走过了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几个城市,在年末,我们又回到了北京。在每个城市,我们都结识了许多当地的开源小伙伴,希望我们的活动能为每个地方开源活动播下种子。

硬核老王做 LLUG 2023 回顾总结

接着是来自统信的张鹏同学分享了《UOS AI 在 deepin 中的应用及规划》。UOS AI 对接了国内多家主流大模型,与 deepin 深度结合,以多款常用应用为载体为广大用户赋能,有效提升了用户办公、日常使用效率。UOS AI 的 AI 模型框架亦可为应用开发赋能,可有效提高生态伙伴的应用开发效率,降低生态伙伴的应用开发成本。

统信的张鹏同学分享了《UOS AI 在 deepin 中的应用及规划》

然后是来自 Linux 中国的资深成员宋贺同学,作为一名从业十年 Linux 运维人,她分享了作为一名女性运维人员在面对各种工作冲突时的思考,为诸多精通技术而在软技能方面欠缺经验的运维同学带来了一些“小故事”分享。

宋贺小姐姐分享冲突管理的软技能

接下来是来自香港的 Ashley Au 对最新的《Developer Nation 程序员调查报告》为广大程序员们做了深入解读。

大家在听完报告后扫码填写问卷

主题演讲之后是闪电演讲环节,我的一位忠实读者丰雷同学为大家分享了他对开源、编程方面的感悟。此次他过来参加 LLUG 活动,还专程为我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让我十分感动。

此时,在闪电演讲让大家情绪高涨的环境中,宋贺小姐姐又再次上台,对她刚刚演讲中没有深入介绍的职场女性方面的一些思考进行了分享。

还有一位来自算了么的承平同学,也现场手搓 PPT,为大家介绍了关于 AI 大模型和算力方面的专业见解。

最后是线下自由交流时间,大家纷纷在会场捉对讨论,俨然已经成了新的朋友,奈何时光已晚,只能依依不舍地为此次活动画上一个分号。

线下讨论

LLUG 2023 北京 合影

PPT 及视频下载

LLUG 的创办希望帮助 Linux 社区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的交流经验和心得,所以我们也将本次活动的视频以及演示文稿开放出来,供大家查看。视频托管在 Bilibili,PPT 文稿则托管在 GitHub 的 Linux-CN/LLUG-Shares 仓库中,供大家下载。

本次活动的 PPT 已经上传至 GitHub ,方便大家下载,视频也已上传至 Bilibili 和 Linux 中国视频号,方便大家收看。

类型 活动主题 主讲人 PPT 在线视频
主题演讲 《LLUG 2023 年度总结》 硬核老王 下载
主题演讲 《UOS AI 在 deepin 中的应用及规划》 张鹏 下载
主题演讲 《运维小姐姐的十年冲突管理经验》 宋贺 下载 Bilibili
主题演讲 《Developer Nation 程序员调查报告解读》 Ashley Au(远程) 下载 Bilibili
闪电演讲 关于开源、编程的感悟 丰雷 Bilibili
闪电演讲 职场女性的思考 宋贺 Bilibili
闪电演讲 《模型落地小见》 承平 下载 Bilibili

致谢

感谢大家在北京出奇的严寒中不辞远路赶来望京参加活动,有的同学只是地铁就要坐两个小时才能赶到。也感谢所有参与分享和讨论的同学们。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来自阿里云的 Celine 的全程支持和摄影工作。

明年 1 月,武汉见

那么,让我们准备下一次的沙龙吧,我们计划在春节前在武汉举办,大家觉得呢?

如果你感兴趣做分享,或是有更多的建议给到我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申报议题或提交建议。无论是标准的主题演讲 ,还是 5 分钟简短的闪电演讲,都期待你的报名~

主题演讲/闪电演讲报名

主题演讲/闪电演讲报名

(题图:MJ/77c5bc20-885d-48f6-acbf-9ee64095f0af)

硬核观察 #1222 支持苹果芯片的 Fedora Asahi Remix 发布

#1 支持苹果芯片的 Fedora Asahi Remix 发布

该发行版之前是 Arch Linux ARM 的混搭版本,是 Asahi Linux 项目与 Fedora 项目多年合作的成果,由于 Fedora Linux 对 64 位 ARM 的出色支持,你可以在采用苹果芯片的 Mac 上安装合适的日常驱动程序。该发行版基于最新的 Fedora Linux 39 版本。

(插图:DA/34d24735-d563-431e-8035-a741c8ec37a1)

消息来源:9to5linux

老王点评:不知道一直使用 Fedora 桌面的 Linus 会不会换这个混合版。

#2 英国司法部计划将 1 亿份历史遗嘱数字化然后销毁

英国司法部正在讨论将 150 多年前英国人的遗嘱和遗言的纸质原件数字化,然后扔掉,其目的是每年节省 450 万英镑。这一提议被抨击为“疯狂”和“严重的馊主意”。政府提议保留一些名人的遗嘱原件,但其他遗嘱将在 25 年后被销毁,只保留数字副本。自 10 月下旬以来,大英图书馆遭到网络攻击,导致用户无法使用在线目录和数字化文件,人们对数字档案的脆弱性日益感到担忧。

(插图:DA/be809bcb-35c3-4559-91da-b7de31c23943)

消息来源:《卫报》

老王点评:数字档案当然也可以有多个备份,但是不好说究竟是物理档案和数字档案哪个能存在更久一些。

#3 谷歌 Play 商店准备推出远程卸载应用程序功能

谷歌的 Play 商店的功能之一就是远程安装应用。如果你有多台设备登录到同一个谷歌账户,Play 商店的 “安装” 按钮可以让你选择其中任何一台设备作为安装目标。它即将推出的新功能现在也可以让你做到远程删除这些应用。但远程卸载与远程安装一样早已存在。谷歌可以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触发远程卸载功能,它偶尔会利用这一功能从所有 Play 商店设备上远程大规模卸载恶意软件。只是现在用户终于可以通过一个按钮自行卸载了。

(插图:DA/dbd8a8fd-4652-45b3-bc2b-3dfb100a19ad)

消息来源:Ars Technica

老王点评:从某种意义上看,用户的手机的控制权其实并不在自己手里。

回音

  • 因英国和欧盟的监管压力,Adobe 放弃 以 200 亿美元收购 Figma,为此,Adobe 需要向 Figma 支付一笔 10 亿美元现金的补偿金。

博通在收购 VMware 后重击客户

VMware 的客户可能对背后的改变意图感到不快。

博通最近以 610 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 VMware 的收购。

每次企业拥有权发生变更,其正负效应皆取决于具体情况。

遗憾的是,对于 VMware(最受欢迎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之一),这无疑是坏消息。

简化许可证,还是在糖衣里的毒药?

在完成收购后,VMWare 宣布 了将对许可证操作及针对 VMware 客户的支持周期进行改变的计划。

他们提及他们的目标是“简化”许可证,然而现实是,情况只是变得更糟。

怎么变糟的呢?就是通过采取订阅制的许可证模型弃用永久许可证

? 永久许可证是一次性购买,在你想要使用此软件的期间内,你拥有使用权。如果需要新版本,你可以选择升级或更新。

因此,VMware 产品的永久许可证不再存在。你需要按需订阅他们的产品或服务。

在公告中,他们如此表示:

VMware 一直努力转变为订阅模型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行业已将订阅作为云消费的标准模式。现在,我们的产品组合更加精简,订阅服务也愈发完善,任何产品或服务都只能通过订阅或期限许可证获得。从今天起,永久许可证和支持订阅的销售及续订将终止。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购买订阅模式下,客户的投资将会获得更大的价值。

但我怀疑是否有人会同意这种观点。对于客户来说,一次性费用的购买计划对客户永远比基于订阅的计划更有价值。

你是否更喜欢 Adobe 的订阅制模式以使用 Adobe Premier Pro,或是更倾向于 Apple 的 Final Cut Pro 的一次性费用(假设你拥有 Apple 电脑)??

我认为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一次性费用,VMware 的客户也不例外。

实际上,VMware 也承认了这个事实,他们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篇 博客文章 就是针对这个讨论:

Perpetual On-prem 或永久许可证均配有辅以许可密钥和一个支持购买选项的 SnS。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模型。

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讽刺,对吧?

尽管有些客户可能能够应对这个变化,但现有的客户可能对其永久许可证带来的好处的消失感到不安

没错,你没听错。

不,客户不能继续更新他们永久许可产品之后的 SnS 合同。博通将协助客户将其永久产品以优惠的价格升级为新的订阅产品。欲了解更多信息,客户可联系他们的 VMware 代表或合作伙伴。

现有的客户仍可继续使用该软件。 然而,对此的支持服务将会中止,除非他们选择升级或转为订阅制计划。

伴随着这些变化,VMware 云基础设施的产品线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 订阅价格减半,增加了更高级的支持
  • 推出了新的 VMware vSphere Foundation,为中小型客户提供了一个企业级的平台。

为了确认这个变化影响到了哪些产品,我建议你浏览一下 官方公告,他们在那里回答了更多针对客户的问题。

所以,博通正在利用这种情况吗?

我认为是这样。

他们在完成收购后马上实施更改,更积极地从 VMware 产品中获取收益。

我认为他们本可以为永久许可证持有者保留一些支持,或者继续允许那些不能用订阅模式证明他们的业务的合格客户使用。

然而,博通只是又一家让最终客户对收购结果感到不满的公司。或许他们可以尝试一下不一样的做法?

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现在,不满意的客户可以开始考虑一些开源的解决方案和替代产品,比如 The Stack 提及的 ProxmoxCanonical 的 MicroCloud

? 对于博通对 VMware 许可证的简化,你有什么看法呢?分享你的想法,期待下面有趣的讨论!

(题图:DA/c0450aaa-d443-49c8-aa9d-1cd5cf664cd1)


via: https://news.itsfoss.com/vmware-broadcom-subscription/

作者:Ankush Das 选题:lujun9972 译者:ChatGPT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Celeste:Rust 开发的多云端开源 GUI 文件同步客户端

一个简单而优雅的 GUI 同步客户端,提供双向同步。

当谈到与云文件同步时,我们有 InsyncFreeFileSync 等选项,以及 rclone 等几个命令行工具。

无论哪种情况,你也可以使用云存储提供商的同步客户端(如果他们有适用于 Linux 或任何其他平台的同步客户端)。但是,这并不是与多个云存储服务同步内容的最佳方式。

Insync 是一款付费工具,而 FreeFileSync 或 rclone 对于 Linux 新用户来说可能是一种难以接受的选择。。

Celeste,一个简单的 GUI 同步客户端,支持多个云提供商。

? 该应用正在积极开发中。目前它可能没有足够的功能和贡献者。欢迎你探索并帮助该项目。

适用于 Linux 的基于 Rust 的同步客户端

Celeste 是一款用 Rust 编写的应用,可确保你获得快速的体验。它在底层利用 rclone 来可靠地将数据与云同步。

与某些现有选项不同,它没有为你提供很多选择。虽然一些用户可能会发现它有所欠缺,但其他用户可能会发现它是他们一直想要的简单工具。

Celeste 仅支持双向同步,目前没有其他同步方式。

如果你想要单向同步(云到本地,或本地到云),那么这不适合你。

该工具的工作机制很简单。你只需从列表中添加云提供商,或添加任何 WebDAV 服务器。

默认选项包括:Google Drive、Dropbox、Proton Drive、pCloud、ownCloud、Nextcloud

你可以自定义该工具的服务器名称,然后点击“ 登录 Log in ”开始授权过程。pCloud 的情况如下:

当你授权应用访问云文件,它会提示你设置本地文件夹和云之间的同步。

如果还没有正斜杠(/) 符号,那么只需输入它即可,它应该开始以下拉样式列出你拥有的远程文件夹。

? 这将是双向同步。因此,你的云文件将被下载到远程文件夹(如果有)。同步后,从云中删除的任何内容都不会从本地文件夹中消失。而且,你从系统中删除的任何内容都将从云中删除。

此同步过程定期发生。 我没有找到强制启动或停止同步的方法。如果此应用的未来版本中提供类似的选项,它应该会有所帮助。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当本地/远程中发生文件更改时,同步都会确保你能够尽快访问最新的更改。

有一次,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同步,所以我不得不重新启动应用来修复它。

不幸的是,如果云提供商的令牌过期,该应用不能很好地处理错误,并且你必须重新授权和重新同步。

它会显示错误,但没有使用 GUI 刷新令牌的选项。我不想尝试命令行方式,因为这违背了 GUI 工具的目的。

因此,你可以选择再次重新添加相同的同步服务器,重新进行所有授权和同步。这就是目前的解决方案。

总结

Celeste 似乎是一个非常有用且简单的 GUI 同步客户端。

尽管它缺乏某些功能,但用户体验对于它已经提供的功能来说还是很好的。

考虑到它是一个相当新的应用,有更多的贡献者和用户尝试它,Celeste 可以凭借其坚实的基础发展成更多的东西。

你觉得 Celeste 怎么样? 在下面的评论中分享你的想法。

(题图:DA/48cf6b8e-8f5a-46e4-a7c1-50fe1cfd068f)


via: https://news.itsfoss.com/celeste/

作者:Ankush Das 选题:lujun9972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云端翱翔:龙蜥在构建 AI 与云的融合中的关键角色

龙蜥操作系统在中国信息技术生态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在引领中国操作系统的全新篇章。

2023 年,中国的操作系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年末,我们见证了龙蜥操作系统大会的盛况,这是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指导,龙蜥社区主办,连同 24 家理事单位一道共同承办的大会。

此次大会上,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负责同志出席并发表了致辞,对龙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希望龙蜥社区持续发挥开源集众智、采众长、聚众力的特点,汇聚上下游生态伙伴力量,与芯片企业、整机企业、头部应用形成发展合力,共同培育壮大国内操作系统生态。

本次龙蜥操作系统大会还聚集了来自各领域的领导、专家、教授以及开发者们,他们共同分享了龙蜥如何通过协同努力打造中国操作系统的黄金时代的经验和成果。

在我们的视野中,技术领域的巨人们正在共同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的历史。今天,我们要深入探索的是这次大会背后的深意,以及如何理解龙蜥操作系统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龙蜥的生态与技术:黄金时代的开篇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单一的技术视角,而是需要寻求多角度的观察和多层次的理解。在龙蜥操作系统大会上,陈纯院士深入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AI 时代的操作系统之战,制胜关键不仅是充分融合“云 + AI”的技术能力,更是下一代操作系统的生态构建。

龙蜥的生态是多元化的,这为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础,使其能够从众多的合作伙伴中获益。目前,龙蜥社区有多达 800 家的合作伙伴,这其中包括了行业中的重要参与者,它们不仅为龙蜥带来了持续的创新,而且也为其社区的成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探索的机会。龙蜥的安装量更是直接反映了其影响力的扩展,目前它的装机量已经超过 600 万!

诚然,生态建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各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安装的操作系统,每一个参与的开发者,甚至每一个被解决的问题,都是整个生态进步的证明。对于龙蜥来说,这正是它成功的关键所在,它理解并维护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当前的 AI 时代,操作系统是所有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丰富且健康的生态环境为操作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在技术与生态的双重驱动下,龙蜥正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龙蜥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到全新的领域,开启中国操作系统的崭新篇章。

阿里云:成就龙蜥之翼

一直以来,阿里云便因其领先的技术以及在基础软件开源建设以及开源发展探索上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龙蜥社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也对此表示了高度认可,他指出,阿里云是开源新时代的一部分,致力于基础软件开源建设,探索开源发展的方向,同时积极支持和参与龙蜥社区的发展。

这向我们展示了阿里云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中注重开放共享,积极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心,这也是它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原因。阿里云已经成为中国开源操作系统龙蜥社区的重要力量之一,与社区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它在业界的领导地位。

阿里云基础软件部副总裁、龙蜥社区理事长马涛隆重发布了下一代“1+3”操作系统模型。遵照 1 个“分层分类”科学理论的去中心化协同演进的技术路线,以“用好开源、做深开源、自主创新”为核心出发点,长期投入研发,将打造“供应链安全”、“开源标准”和“云原生 + AI” 三位一体的下一代操作系统。这不但代表着阿里云对于未来操作系统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同时也预示着龙蜥操作系统在未来将迈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这一切的成就都源于阿里云与龙蜥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坚实互信。通过共享资源、共创价值、共担风险,双方共同塑造了一个可持续、勃兴和富有创新力的开源生态系统。

回顾过去,阿里云已经在龙蜥社区创新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展望未来,阿里云将继续推动社区的发展,共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打造全新的开放源代码生态添砖加瓦。

阿里云在本次大会发布“Alibaba Cloud Linux 伙伴招募计划”,整合来自基础软件、云市场、计算巢等团队的技术积累和推广资源,并将其与龙蜥社区开放强大的生态力量和技术协同相结合,号召服务商伙伴们进行共建,让用户享受更好的云上体验。这也是龙蜥社区将生态合作与商业拓展结合的有力尝试。

改革新驱力:龙蜥的广泛认可

《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报告(2023)》带来了值得骄傲的成果,它不仅展现了社区的硕果,更为那些默默付出的得奖者们赢得了尊重和称赞。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无疑是对龙蜥操作系统的广泛认可。龙蜥凭借优越的兼容性和出色的产品性能,在国内外各大平台上都得到了热烈的追捧和一致的好评。对于这样的荣誉,我们深感欣慰,并由衷地自豪。这不仅标志着龙蜥在国产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推动力。

这份报告的公布,不但强化了我们对龙蜥优秀性能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其发展潜力的认识。与此同时,广泛的市场认可正是对那些在龙蜥开发上辛勤付出的社区成员们的莫大鼓舞。当然,得奖者们的突出表现,更是充分证明了龙蜥社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我们有信心,龙蜥会继续引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书写中国 IT 行业的新篇章。

龙蜥的影响力:跨行业合作网络的构建

龙蜥的影响力已由软件领域拓展至中国 IT 生态系统的更广阔领域,出色的性能以及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功不可没。龙蜥与众多知名公司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特尔、中兴通讯、浪潮信息和统信软件等业内巨头。尤其是与龙芯、海光、申威 、飞腾、兆芯、Intel、Arm 、平头哥等芯片厂商的合作,这也意味着龙蜥社区当前已经在产品上实现了业内领先的主流芯片厂商全覆盖,这也体现了龙蜥社区“一云多芯”的社区特色。

这样的合作网络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更使得龙蜥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快速应对技术挑战。同时,这也是龙蜥得以迅速扩大影响力、提升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对于合作伙伴来说,与龙蜥的合作意味着共享庞大的技术社区、丰富的软件库以及创新的业界实践。而对于龙蜥来说,这意味着得到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更多的应用场景以及更高的发展潜力。在这样的互惠互利下,龙蜥正在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智能未来:龙蜥在云计算和 AI 融合中的地位

龙蜥对云和人工智能(AI)融合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领域,曾是许多操作系统巨头们竞相追逐的新兴高地,然而龙蜥的出现,让其突破成为预见未来的重要窗口。龙蜥社区通过使用 AI 技术,实现了对操作系统的优化,使龙蜥在功能、性能上皆有所极大提升。而通过构建自己的商业版本,也满足了广大用户、企业等各种需求,这是龙蜥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的一个重要体现。

据悉,本次大会上颁发的「2023 龙蜥社区年度最佳用户案例奖」的获奖单位,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小红书、千寻位置、中国人寿、政采云、上海交通大学、浙江省肿瘤医院等。这是龙蜥操作系统真实投入市场并服务千行百业的有力佐证,也是龙蜥将开放开源与商业利益良好结合的成果。

龙蜥,中国操作系统的创新篇章

龙蜥在处理 AI 时代和云计算的任务上的出色表现,引领了中国操作系统走向全新的篇章。龙蜥,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题图:DA/5fd45422-d50c-467f-8d10-06a14347101b,插图:DA/9aef1244-b07b-4afa-a010-0915e2cee82e)

硬核观察 #1221 Debian 将停止支持 32 位 x86

#1 Debian 将停止支持 32 位 x86

Debian 发行团队宣布,将在不久的将来停止对 i386 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 32 位支持将完全消失。这里,i386 并不是指上世纪 80 年代的 80386,Linux 内核早在 2012 年就放弃了对 80386 的支持。i386 是 Debian 项目的术语,指的是 32 位 x86 架构,即 x86-32。另外,我们经常见到的 i686 通常指的是从最初的奔腾 Pro 或奔腾 II 开始的 32 位英特尔芯片。Debian 还将继续支持 x86-32 架构一段时间,但开发者计划停止构建 32 位 x86 内核、安装介质和 Debian 安装程序。这将影响到上百个基于 Debian 的下游发行版,估计它们大多数也将放弃 i386 支持。不过这并不妨碍其他人构建自己的内核和安装介质,不少 Debian 支持的架构都是 “非官方” 的,i386 也可能加入其中。

(插图:DA/b18e45c8-8d0d-41f8-a96a-e5eb33f85802)

消息来源:The Register

老王点评: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我觉得对老旧的 i386 支持还是可以多持续一段时间,毕竟作为发行版母本,Debian 的任何变化将影响到上百个下游发行版。

#2 互联网档案馆称数字借阅是合理使用而非侵犯版权

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et Archive (IA)已提交了其对法院裁定其数字借阅计划侵犯版权提起上诉的开场陈述。这场法律之战对美国乃至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未来都至关重要。IA 认为自己的服务促进了知识的创造和共享,而这正是版权的核心目的。“这种做法与传统的图书馆借阅一样,促进了版权的目标,即在不损害作者或出版商的情况下,促进知识的公共可用性。”

(插图:DA/4297415a-122d-4e7a-891c-f7510e3224bd)

消息来源:Torrent Freak

老王点评:这里面的法律关系还是非常复杂的,属于电子书兴起后新问题。

#3 德勤期待人工智能帮助避免未来大规模裁员

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德勤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现有员工的技能,并制定计划,将员工从业务较冷门的部门调到需求更旺盛的岗位。这些举措是在德勤今年新增 13 万名员工之后采取的。但在招聘过程中,该公司警告美国和英国的数千名员工,由于需求放缓,公司被迫对某些业务领域进行重组,他们的工作有可能被裁员。

(插图:DA/259c9192-e459-44b8-a9ee-7594baf42894)

消息来源:彭博社

老王点评:看起来 AI 不仅能抢去工作,还能找到工作。

回音

  • 刚刚发布的 Firefox 121 Linux 版默认启用 Wayland 支持,未使用基于 Wayland 桌面环境的 Linux 用户仍然可以用 X.Org/X11。

哇!微软的 Windows AI Studio 需要依赖 Linux 才能运行

没有办法,微软热爱 Linux。

上个周末,我意外发现了微软推出的这款全新 AI 开发工具,这得归功于 Windows Central 的报道。这条新闻源自 Venn Stone 在 Mastodon post 中的一条信息:“第一步?安装 Linux”。

这个消息激发了我深挖此事的兴趣,结果发现,就在一个月前,微软已经在其 开发者博客 中婉转提到了这款名为 “Windows AI Studio” 的工具了。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索一下这件新鲜事。

? 注意,Windows AI Studio 还在开发中,目前还不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Windows AI Studio:仅能在 Linux 上运行?

严格来说,是的。你应该注意到,微软悄然推出了其崭新的开发工具,这款工具的主要目标是方便开发者在本地开发生成型 AI 应用。但是,这款工具需要依赖 Windows 的 Linux 子系统(WSL),并必须安装 Ubuntu 18.4 或更高版本才能运行

由于目前这还是一个预览版本,并且已经被封装为一个 VS Code 扩展,所以它还需要安装 VS Code,而且当前仅能在英伟达的 GPU 上运行。?

据微软的未来规划,他们打算在 Windows AI Studio 中引入 ORT/DML,以达到更好的硬件兼容性

Windows AI Studio 还可以借助 Azure AI Studio 库中的开发工具以及其他例如 Hugging Face 的模型。

看到 Windows 需要依赖 Linux 总是一件振奋的事。?

有很多开发者严重依赖 Windows,WSL 使他们能在 Linux 上开展工作变得容易,而 Windows AI Studio 这样的工具则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工作体验。

想试一试吗?

你可以从 VS 市场 获得 Windows Studio AI。请保证你已经为 WSL 配置了 Ubuntu 18.4 或更高版本作为默认系统。此外,还需要记得使用一款性能良好的 NVIDIA GPU

Windows AI Studio

在市场列表中列出了所有重要的安装信息,确保你已经仔细阅读过。另外,如想了解更多信息,你也可以访问其 GitHub 仓库 进行深入研究。

? 你对此怎么看?

(题图:DA/0310bdbe-0e97-48df-a0cf-4f55b0361b37)


via: https://news.itsfoss.com/microsoft-windows-ai-studio-linux/

作者:Sourav Rudra 选题:lujun9972 译者:ChatGPT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硬核观察 #1220 OpenAI 探索用较低级的 AI 来监管更高级的 AI

#1 OpenAI 探索用较低级的 AI 来监管更高级的 AI

OpenAI 的团队介绍了一种让功能较弱的大型语言模型(LLM)监督功能较强的 LLM 的技术,并表示,这可能是朝着弄清人类如何监督超人机器迈出的一小步。OpenAI 团队认为,机器的最终优势是必然的,“我们一直在碾压所有的基准,而且这种进步有增无减”。他们没有研究人类如何监督超人机器,而是研究了用其五年前发布的模型 GPT-2 如何监督最新、最强大的模型 GPT-4。“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就证明你可以使用类似的技术让人类监督超过人类的模型……结果喜忧参半”。他们的结论是,这种方法很有前途,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插图:DA/fc35d211-8080-400d-b6f9-0e6a5bd31cf3)

消息来源:MIT 科技评论

老王点评:这就是用一个比较“愚忠”的 AI 来监管那些“桀骜不驯”的 AI 吗?

#2 微软发布小型 LLM Phi-2,性能超越更大的 Llama 2

Phi-2 拥有 27 亿个参数,其性能可与其他更大的模型相媲美,包括拥有 70 亿个参数的 Meta 的 Llama 2-7B,以及另一个也拥有 70 亿个参数的模型 Mistral-7B。微软称,尽管 Phi-2 比谷歌全新的 Gemini Nano 2 模型多了 5 亿个参数,但其性能却优于后者,而且其响应的 “毒性” 和偏差也小于 Llama 2。不过目前,微软限制 Phi-2 只能用于 “研究目的”,而不能用于商业用途。

(插图:DA/71166394-aa5d-4ed1-b10f-aeff651173cf)

消息来源:Venture Beat

老王点评: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以后运行在手机上或边缘设备上的超级 AI 将不再遥远。

#3 JSON 的创造者发布新编程语言 Misty

创造了 JSON 符号的 道格·克罗克福德 Doug Crockford 又创造了一种“既适合学生使用,也适合专业程序员使用”的新的编程语言。该语言称其为 “一种动态的、通用的、过渡性的演员语言。它的语法温和,旨在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还具有一些高级特性,如能力安全和具有词法范围的 Lambda。”有趣的是,为了避免因缩进不同而导致的争论,Misty 只允许一种约定:缩进是 4 个空格。

(插图:DA/9bb516c9-62a0-40a8-826c-5407a4a5ea82)

消息来源:Doug Crockford

老王点评:一种新的 BASIC 语言吗?

PWA:浏览器的新范式

尽管渐进式网络应用(PWA)还在起步阶段,它们却已经影响着我们使用网络的方式。

渐进式网络应用 Progressive Web App (PWA),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提供能赶超任何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而正是积极进取的开源社区以及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助推着 PWA 的发展,试图冲破应用程序之间的鸿沟。

其实,PWA 就是在网络浏览器中运行你的程序。因为谷歌 Play Store 和苹果 App Store 事实上二分天下,所以重点就是谷歌 Chrome 和苹果 Safari(分别基于开源的 Chromium 和 WebKit 构建)。

关于创建桌面应用的内容不在本文展开,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参考 Electron

PWA 的构建方式和任何其他网站或网络应用没有两样。它们使用最新的移动技术,并且采用用户体验的最佳实践。PWA 还可以将浏览器与原生代码相结合以优化体验。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 “什么是 PWA”,你可能得到一个概括性的回答,像是“PWA 的设计上高速、稳定、吸引人,可以离线工作,还可以安装到设备的主屏幕上。”虽然这个答案部分正确,但却仅仅涵盖了 PWA 所能达成和正在发展成的事物表面部分。

下面的这些并非 PWA

下面列出的是跨平台应用框架,它们可以让你能从单一代码库开发应用,但并未采用浏览器作为它们的平台。

  • Flutter
  • React Native

采用 Flutter,你可能会用到 Dart 语言,此语言可以编译出 iOS、安卓和网页应用。而 React Native 同样可以对 JavaScript 进行后端编译。

PWA 的定义是什么?

根据最初的定义,一个 PWA 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 服务工作线程: 提供离线功能。
  • 网络清单: JSON 标记用于配置主屏幕和应用图标。
  • 安全性: 强制使用 HTTPS,因为服务工作线程在后台运行。

这些组件使你能通过 谷歌 Lighthouse PWA 审核,并在你的评分上得到绿色检查标记。

谷歌 Lighthouse 得分,包括性能,便捷性,最佳实践,SEO 和 PWA

只要满足这些要求,Chrome 的“添加到主页”提示就会自动启用。

PWA Builder(由微软提供的免费服务)具有出色的用户界面,可以用于构建 PWA 和可视化基本要求。请见以下基于 developers.google.com 的示例。你可以在这个 链接 预览此功能,这是由我在 上一篇文章 中讨论的 PWA 模块 提供。

显示服务工作线程的谷歌开发者界面

显示清单的谷歌开发者界面

PWA 的基本要求通过服务工作线程实现了离线行为,manifest.json 文件则使得在安卓上添加“添加至主页”行为成为可能,这样你的网站会作为图标添加到主屏幕上,并以无浏览器的 Chrome(全屏模式)以带应用启动页的方式打开。这些是 PWA 的最低要求,除了离线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它基本上给人一种网站就是应用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用户心理的转变,从只把浏览器看作“网站”的工具,逐渐认识到它其实是一个应用平台。谷歌似乎趋向于推动这种观点,为发展更多的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用户界面的提升扫清了道路,这样才能真正提供“像应用一样的体验”。

深入的说,PWA 实际上是一系列浏览器技术以及网络开发技巧和工具的集合,使网站更像“应用”。我把这些内容分解到了以下几个类别。

提供增强的“应用般”体验
  • 在移动设备上的用户体验/用户界面体验优化
    • HTML/CSS/Javascript
  • 更接近原生设备的访问以及强大的网络功能
  • 更快速流畅的性能表现
当前的 PWA:超越最初定义的可能性

以下是对于前述三个体验优化方向的详细阐述。

用户体验/用户界面的改进

用户体验/用户界面设计和视觉问题解决对于让你的网站更像应用至关重要,这可能表现在动画效果、输入/字体大小、滚动问题,以及其他 CSS 错误的细节之处。重视前端开发团队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可以打造出这样的用户体验。在设计和用户体验的广泛领域内,我们可以通过一些 Web 文档建构的核心元素(HTML/JSS/JS)实现增强型特征,例如:

  • Hotwire Turbo:这是一个利用线上 HTML,只通过 AJAX 或 WebSockets 更新你网页有变动的部分的开源框架。它为了实现 SPA 那样的性能优化,仅用到了部分 JavaScript。对于你的单体应用或模版渲染系统,这种途径最佳,不需要多费周折去解耦你的前后端。
  • 专门的移动 SPA 框架:市场上有一些可以为你的网站带来类应用用户体验的解耦式框架。Onsen UI 和 Framework 7 就是两个可帮你创建快速、反应灵敏的网站用户界面的优秀工具。当然,你未必必须依靠这些框架,如前所述,有力的前端团队通过应用最新的、类似移动设备设计技巧就能打造出你向往的 UI 设计。

这个幻灯片 详细讲述了应如何在你的 PWA 中保持 HTML/CSS/JS 的最新状态。

Web 的能力

Chromium 团队持续在改进浏览器体验方面努力不懈,你可以在 Project Fugu 中追踪他们在这个全方位网络功能改进项目的进展。WebKit 即持续致力于优化其浏览器体验和能力。

Swift API 还可以与 WKWebView 进行交互,以增强原生体验。

谷歌提供了一项名为 Bubblewrap 的服务,与 Trusted Web Activity(TWA)共同工作。它的作用仅是将你的基于 PWA 的网站包装在一个原生的 APK 包中,从而可以将其提交到应用商店。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关于安卓的 PWA Builder 链接的工作方式。在我之前的文章里,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 WKWebView 和 TWA 的信息。

速度和性能

改进你的应用性能的方法多得数不清。你可以先从 谷歌 PageSpeed tools 进行检查。

使用 PWA 的各种奖励:
  • Lighthouse 得分和 SEO 的提升。
  • 统一的代码库。
  • 顺滑无阻的测试过程。
  • 对开发周期即时反馈。
  • 使用了管理型的 PaaS Web 部署流程。
  • Web 技术的学习和使用面向广大开发者。
  • 唯一一种可以提供完善网络体验的跨平台开发解决方案。
  • 自由发挥设计,不受限于跨平台框架的 UI 组件束缚。
  • 即使网络连接状况不佳,也能触达用户。

当然,使用 PWA 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

  • 功能可能有限:与原生设备使用体验相比,PWA 还有所逊色,但浏览器正在大步赶超过来。你可以查阅 Thomas Steiner 对 Project Fugu 如何弥补应用空白的论点,或者搜索 “What web can do” 查看你的浏览器能做什么。通常,你的 PWA 项目有很大可能是大部分不会因为功能/能力受限而耗尽资源的应用。
  • 标准化欠缺:Thomas Steiner 在文章中也提及了 “PWA 标准” 的问题,目前还使我们一头雾水。这也造成 PWA 主题的混淆,使开发者在追求“心有戚戚焉”的突破瞬间时颇感困扰。缺乏明确的定义,使得 PWA 的推动力度降低,且导致营销或管理层因为无法定义 PWA,所以也就不会主动提出需要 PWA。
  • iOS App Store 的问题:目前的 App Store 并未列出 PWA,于是找到 PWA 就比找到原生应用困难。但这并非绝境,你依旧可以让你的网络应用提供比原生应用更棒的体验。做的好的话,你甚至能获得苹果公司的真心赞赏,因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提供良好的移动体验。曾经在 PWA 成为术语之前,就在原生 iOS 应用中运用 WKWebView 的 Ionic,在他们的论坛上 分享了有趣的见解。只要你懂行,便不会有任何问题。在 我以前在 Opensource.com 上的文章 的“网络应用如何进入应用市场”部分,你能找到更多内容。
  • 某些情况下的安全问题:浏览器采用 cookie 作为认证,这种早在浏览器诞生时就已经使用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你的项目。其中,浏览器提供了出色的密码管理,并一直在研发和引入其他认证方法,例如 Webauthn。而 关联域 中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安全层。

相比其他方式,我认为“网络正在崭露头角”,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网络的新功能不断涌现,当前的缺点将逐渐被减弱。我不认为原生开发会消失,只是 WebView 和原生代码之间的集成会更加无缝。

结语

虽然 PWA 还在早期开发阶段,但它们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使用网络的方式。每天我都会看到新的网站在挑战 PWA 能做到什么。不管管理层是否知道他们正在建立一个 PWA,我经常会发现网络应用和开发团队如何扩展网络技术的使用或者选择一个优化良好的移动网站而不是原生应用,这都让我感到惊讶。

(题图:DA/649961e9-b67b-487c-ba5f-c6df5f923bfb)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2/10/pwa-web-browser

作者:Alex Borsody 选题:lkxed 译者:ChatGPT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